
澳門私人公證員的就職典禮於2019年12月12日舉行,其中莫綺玲為獲法務局委任為私人公證員的律師之一,透過該委任獲賦予權限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從事各類公證行為,並在典禮上宣誓就職,將適當行使其作為私人公證員的權力,以提升公證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公信國際仲裁(澳門)協會之就職典禮於2019年11月8日舉行。在來自澳門、香港和中國內地各個界別的專業人士的共同見證下,公信國際仲裁(澳門)協會理事會主席莫綺玲女士闡述建立此協會的理念,透過雙邊及多邊的交流合作,促進澳門特區國際仲裁和調解的專業發展,並與世界各地推動國際仲裁與調解的研究,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協會將透過籌辦或參與符合設會宗旨的多類型論壇、研討會、講座及出版文章等,向大眾推廣澳門、香港、中國內地及東盟國家的仲裁和相關法律制度。鞏固澳門作為亞太區重要文化傳統下之國際仲裁中心地位,同時推動澳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及解決中葡經貿爭議的仲裁中心。
設立於澳門的「公信國際仲裁(澳門)協會」,理事會主席莫綺玲大律師會同該會黎道茵副主席兼秘書長及其他隨員於2019年4月10日前往珠海,和盈科珠海分所黨支部書記劉文武律師、廣州仲裁委員會中山分會韓海東會長、梁聞達副會長、李麗華秘書、黃凱欣秘書,珠海市律師協會財務指導監督和福利工作委員會丘松律師,北京市中銀(珠海)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石賦律師及陳洪川律師等好友會面,在共進午餐的輕鬆愉快氣氛下相談甚歡,彼此有很好的交流。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作為廣州地區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機構,能高效地解決眾多民商事合同糾紛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透過是次會談我方瞭解現時中山仲裁案的進行、收費標準及結案速度等情況,席中談及港澳仲裁和調解方面的進展,並討論關於香港於2017年根據香港法例第631章所生效的”道歉條例”,目的是促使對道歉的一方,避免在日後如有訴訟上構成任何不利因素時,道歉亦不致使保險失效,但此方面的進展跟國內及澳門有所不同。各方均認同採用仲裁和調解解決紛爭,成效十分高。
澳門時至今日在灣區定位與發展方向已十分明確,因此,祈望日後能展開更多的合作機會、為三地促進交流、學習機會及分享經驗,以期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的仲裁和調解的發展,共創緊扣灣區的共同目標。
最後,「公信國際仲裁(澳門)協會」理事會主席莫綺玲大律師亦十分高興能成功地邀請廣州仲裁委員會中山分會韓海東會長和珠海跟盈科珠海分所黨支部書記劉文武律師為該會的顧問團隊成員之一,日後能與其他澳門及香港知名及經驗豐富的仲裁專家顧問一併發展和支持該會的會務宗旨。是次交流十分成功,為未來的粵港澳合作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橫琴新區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負責人張惠冰表示,財政部新公布的非居民和無住所居民個人所得稅政策列明,連續 6年每年累計在內地居住滿 183天等條件下,境外人士才須繳境外個人所得稅,張惠冰補充,即是這 6年間境外人士都暫無需繳境外所得稅,只需繳交內地所得稅,且有新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補助。
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頒布同時,取消橫琴新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橫琴新區稅務局副局長樊榮表示,被廢止的橫琴個人所得稅優惠已向港澳居民補貼約 9,000萬元,吸引了本澳 1,412家企業進駐及孵化項目 170個,投資總額 129.78億美元。
在珠海設分公司的本澳青年許先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高端人才的定義較嚴格,他建議橫琴新區在稅務上應比大灣區政策更優惠,且完善各方配套,才能吸引更多本澳企業進駐。
另外,澳門青年聯合會、橫琴新區稅務局等團體及部門聯合舉辦稅務研討會,向港澳青年解答及宣傳稅務政策。
(澳門電台消息)